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

学科建设

回到主站

国家重点学科

学术团队

1.本学科点主要学术带头人简介

(1)   早期神经发育与损伤的可控因素研究学术带头人毛萌教授、母得志教授、姚裕家教授。该团队总人数39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称16人,副高级技术职称12人,博士学位22人。

       毛萌教授(1956~)女,硕士 博士生导师,尊龙凯时华西第二尊龙凯时院长、华西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 人,四川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临床儿科杂志》等七种杂志编委。国家十一五规划《儿科学》教材主编。获省教委“中国有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 称号。1992年至1994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深造。在儿童消化与营养的临床和应用基础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早期脑损伤发育的关系等研究领域的深入的 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主持国家科技部973课题一级分题、教育部科技基础平台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8项,科研经费800余万元。已发表论文 70多篇,主编和副主编论著8部。

       母得志教授(1963~)男,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青年委员,围产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华西第二尊龙凯时儿科教研室主 任。1996.7~1998.6在北京医科大学做博士后,1998.6~2004.12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留学,主要致力于发育期脑损 伤发病机制及干预的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美国心/脑疾病学会资助科研项目(26万美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资助课题CMB基金等6项课题。现任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等6种杂志编委,《Pediatric Research》审稿人。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主编专著1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及摘要 30余篇,被他人在SCI论文中引用200 余次。

姚裕家教授(1942~),本科,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中华围产医学会委员,四川省儿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新生儿 学组组长。担任《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等六种杂志编委,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发表论文12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10本。 主要从事新生儿缺氧缺血器官损伤的研究。先后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早期镶嵌性干预学术带头人周同甫教授、华益民教授、万朝敏教授。总人数27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称10人,副高级技术职称17人,博士学位8人。

       周同甫教授(1946~)男,硕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小儿心血管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儿科专委会小儿心血管专业组组长。卫生部有突 出贡献专家。1985年赴美进修。主要研究方向为左向右分流先心病的肺血管重构调控。在动物模型系列的建立和抗血管重构药物筛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先 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基金资助100余万元。作为主研人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1部。

华益民教授(1962~)男,硕士,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儿科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儿科专委会小儿心血管疾病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四川 省急诊医学专委会委员。曾赴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学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现任尊龙凯时华西第二尊龙凯时儿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方法学和并发症的研究工作。曾数次赴美国、法国、德国及阿根廷等国进行学术交流。负责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经费100余万元。

       万朝敏教授(1959~)女,博士,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生物力学和时间生物学研究。现任中华医学会 儿科分会感染学组委员,《临床儿科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循证儿科医学杂志》副主编,担任《中国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等三种杂志编委。1996年获澳大利亚 Newcastle大学临床流行病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它基金4项。曾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四川 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7部。

(3)   儿童重大疾病遗传信息与生物资源应用研究学术带头人王和教授、石冰教授、朱军教授。总人数30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称10人,副高级技术职称11人,博士学位8人。

       王和研究员(1953~)男,博士,博士生导师,华西第二尊龙凯时副院长,现任四川省遗传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医学遗传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 成都市优生学会委员、担任《中华妇产科杂志》等三种杂志编委。对出生缺陷与遗传病的预防、诊断和基因治疗的研究取得突出成绩,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发表论文 40篇;出版专业论著4部;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主持及参与研究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点基金等,共获 资助100余万元。

      石冰教授(1964~)男,博士,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唇腭裂学组组长、中华慈善总会唇腭裂专家组组长。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编委,《国外医学口 腔医学分册》副主编,《中国口腔医学年鉴》等八种杂志的编委。致力于对先天性唇腭裂发病机理、生长发育变化规律和临床治疗新技术研究。曾获教育部优秀青年 教师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并先后获得200余万元基金资助。

      朱军研究员(1964~),女,硕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儿童出生缺陷的相关研究,在出生缺陷流 行病学、出生缺陷干预措施,遗传咨询和生物资源库建设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承担多项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等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并同世界银行、世界儿童基金 会、美国NIH等组织开展合作研究,先后获得基金资助1000余万元。担任《中国妇幼保健杂志》副主编,全国产前诊断技术专家组成员等学术团体职务。作为 访问学者先后到加拿大和日本开展研究。主编有《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畸形图谱》和《出生缺陷预防》等专著。

(4)   铁代谢紊乱与血液病学术带头人马志贵教授、廖清奎教授、高举教授。总人数33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称18人,副高级技术职称9人,博士学位11人。

      马志贵教授(1966~)男,博士生导师,美国血液学会(ASH)会员。1990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1995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8 年在美国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做博士后研究。从事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1999年在美国血液学年会(ASH) 上获得博士后论文最高奖(ASH Merit Award),先后在《Blood》、《Nature Genetic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0篇,受到美国及加拿大等10多家新闻媒体及杂志的高度评价。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和跨世纪人才基金1项。

      廖清奎教授(1935~)男,硕士,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血液肿瘤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血液学组组长,四川省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在缺铁性贫血和母婴铁代谢研究领域成就突出,率先提出“孕妇向胎儿转运铁的 ‘有限无私’理论”。主持国家级及部省级科研课题1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省部级等科技进步三等奖13 次,主编《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小儿疾病症状鉴别诊断》等专著9部,参编《儿科学》第五版教科书、参考书等20余部,发表论著300余篇。

      高举教授(1965~)男,博士,硕士生导师。曾留学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一直从事小儿血液和肿瘤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近年主要研究方向为铁 代谢和铁代谢相关性疾病。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6部。作为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项,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 金项目1项,其他科研项目10项。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2.本学科点学术梯队情况

      本学科先后拥有杜顺德、张君儒、唐泽媛、郑得元、唐胜才、廖清奎、姚裕家等一批享誉全国的著名专家学者,近年来,以毛萌、石冰、周同甫、万朝敏、王峥、母 得志等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已担负起学科建设的重任,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高学历儿科学研究队伍已经形成。目前拥有“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 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2人;教授54人,副教授39人,海外客座教授22名, 高级职称人员占74%;博士后1名,博士学位50人,有博士学位者占40%。本学科的博士生导师21名,硕士生导师51名,四川省学术带头人20人,有 55人担任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工作,包括《中国妇幼临床医学杂志》和《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主编,《临床儿科杂志》、《国外医 学口腔医学分册》、《中国妇幼保健杂志》、《中国循证儿科医学杂志》副主编等。有28人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及其它全国性学术机构担任领导职务,其中副主 任委员2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毛萌,中华心理学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兰婷),组长3人(全国小儿血液学组组长廖清奎, 全国唇腭裂学组组长石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南西南组组长刘文英),副组长1人(全国新生儿学组副组长姚裕家)。


友情链接: